正直者顺道而行,公平无私(《韩诗外传·卷七•第二十一章》)

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23

经义:

本章里所说的两件事情都是和大臣的正直有关的。正直的大臣所考虑的都是国家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利益。柳庄谏卫献公,可以说是为了整个朝廷着想,使卫献公能够有一个公平无私的明君形象;史鱼临死之际,还不忘为国家推荐人才,去除奸恶,这些都是一个忠于国家的大臣所应该做的事。

经文:

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行。昔卫献公出走反国,及郊,将邑于从者而后入。太史柳庄曰:“如皆守社稷,则孰负羇絷而从?如皆从,则孰守社稷?君反国而有私也,无乃不可乎?”于是不班也。柳庄正矣。昔者卫大夫史鱼病且死,谓其子曰:“我数言蘧伯玉之贤,而不能进,弥子瑕不肖,而不能退。为人臣,生不能进贤而退不肖,死不当治丧正堂,殡我于室足矣。”卫君问其故。其子以父言闻君。造然召蘧伯玉而贵之,而退弥子瑕,从殡于正堂,成礼而后去。生以身谏,死以尸谏,可谓直矣。

《诗》曰:“靖恭尔位,好是正直。”

语译:

正直的人遵循着道义而做事,遵循着道理而说话,公平没有私心,不因为安定就放肆自己的志意,不因为危险就改变自己的操行。以前卫献公逃亡之后回国,到达国都城郊的时候,将要赐爵邑给跟随自己流亡的人,然后再进入。太史柳庄对卫献公说:“如果大家都留下来守卫国家,那么谁背着马络缰绳跟随您呢?如果都跟随您逃亡,那么谁来守卫国家呢?您一回来就有私心,这样大概不可以吧?”于是就没有颁赐爵邑给跟随他的人。柳庄可以说是正直的。以前卫国的大夫史鱼生病,快要死了,对他的儿子说:“我多次和国君说过蘧伯玉的贤能,但没有能够让他在朝廷里得到任用;我也对君王说过弥子瑕的不贤,但是不能够让君主把他斥退。做人大臣的,活着的时候不能够推荐贤人做官,把不贤的人斥退,死了以后不应该在正堂办理丧事,把我的尸柩放在内室里就行了。”卫君来吊丧,看到这种情形,就问其中的缘故,史鱼之子把父亲的话对卫君说了。卫君急忙召来蘧伯玉,让他做高官,把弥子瑕免职,让史鱼的灵柩放在正堂,按照礼仪办理丧事,然后才离开。活着的时候亲自向君王进谏,死了以后还用尸体来劝谏,可以说是正直了。

《诗经》上说:“认真地办好你的本职工作,爱好这个正直的人。”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