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先择而后种(《韩诗外传·卷七•第二十章》)

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23

经义:

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培养人才也是一样。善于培养人才的人,必须对于想要培养的人经过一番考察,确定其资质,这样便能够让这些人才顺着自己的意愿而成长,为自己或者国家作贡献;不善于培养人才的往往事与愿违,子质便是属于不善于培养人才者,所以落得这样的结果,只能够怪自己当初没有对人进行选择。

经文:

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恐我以法,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之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   

《诗》曰:“无将大车,惟尘冥冥。

语译:

魏文侯的时候,子质在魏国做官犯了罪。离开魏国向北方去,对简主说:“从今以后,

我将不再在他人那里树立恩德了。”简主问:“为什么呢?”子质说:“公堂上的士人有一半是我所培养的,朝廷里的大夫有一半是我所培养的,守卫边境的人有一半是我所培养的。现在公堂上的士人在国君那里说我的坏话,朝廷里面的大夫用法令来恐吓我,守卫边境的人用兵器来胁迫我,所以我将不再在别人那里树立恩德了。”简主说:“唉,你的话说错了!春天种下桃树、李树,夏天可以在它们下面乘凉,秋天可以吃它们的果实;春天种下带刺的蒺藜,夏天不能采摘它的叶子,秋天只能够得到它的棘刺。由此看来,在于你种的是什么。现在你所树立的都不是有道德的人,所以君子应该先有所选择,然后再去种植。”

《诗经》上说:“不要去推那牛车,到处都扬起灰尘。”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