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23
经义:
政事应该顺应人情和天道,三者本是一体的事情,所谓“循情性之宜,顺阴阳之序,通本末之理,合天人之际”,这种观念在本书中有多处表达。在汉代人的政治中也得到很明显的运用,汉初的宰相陈平曾经说:“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而汉代另一个名相魏相也说:“阴阳者王事之本,群生之命,自古圣贤,未有不由者也。”本书中出现这么多谈阴阳与政事的篇章,实际上与汉代的政治观念也有很密切的关系。
经文:
传曰:善为政者,循情性之宜,顺阴阳之序,通本末之理,合天人之际。如是则天气奉养而生物丰美矣。不知为政者,使情
语译:
古书上说:善于处理政事的人,遵循着人的合适的性情,顺从着阴阳的次序,通达事物本末的道理,合乎天道和人道的界限。这样做的话,则天的元气能够滋养,而万物也就能够生长得茂盛丰美。不知道处理政事的人,就会使人的情感压过人的天性,使阴气超过阳气,使末节违背根本,使人道违背天道,人的元气屈曲而得不到伸展,郁结而得不到宣泄。这样的话灾害就会发生,怪异的事物就会兴起,生命都受到伤害,五谷不能成熟,有所举动就会伤害他的德性,静止下来也无法挽救。所以一些不急之务他要去做,急需要做的事情他却不知道要去做,每天做的事情都违背道理,却想使国家得到治理。《诗经》上说:“习惯去做一个残害人民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罪过。”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