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19
经义:
周公行事,依礼而为,为人子而孝事文王,谨慎无失;履天子之位而威震天下,拨乱反正;为人臣而谨守臣节,不以功自居。这是在什么样的地位,便做什么样的事,而这些事情都完全合乎礼义,这是难能可贵的。孔子之所以极其敬佩周公,与周公能够事事合乎礼义有很大的关系。
经文:
孔子曰:“昔者周公事文王,行无专
语译:
孔子说:“以前周公侍奉周文王的时候,行为不独自裁决,事情不由自己决定。身体好像不能够胜任衣服的重量,话好像说不出口一样。在文王面前捧着东西,恭敬小心地好像东西要掉下来一样,这样可以说是一个孝顺儿子了。武王去世,成王年纪还小,周公继承文王、武王的事业,登上天子的位子,处理天子的政事,平定夷狄的动乱,诛讨管叔、蔡叔的罪过,抱着周成王而接受诸侯的朝见,诛杀赏赐一人专断,没有向他人询问,威严震动天地,天下都感到振恐,可以说是能够威武了。成王长大以后,周公将政事交还给周成王,面向北方,以臣子的地位侍奉成王,做事先向成王请示,然后才去做,没有自夸自傲的神色,可以说是一个忠臣了。所以同样一个周公,而有三次变化,这是能适应时局的变化。”
《诗经》上说:“朝聘祭祀的事,君子做得很合宜。丧葬军事的事,君子也知道怎么去做。”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