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和父亲哪个更重要些(《韩诗外传·卷七•第一章》)
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19
经义:
古代社会里,君主和父亲,在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就个人的私情上,当然是父亲重;就国家的大义上,也许是国君重。不过如果君主不足以辅佐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一般而言,有志之士也不愿意到他那里做官,但是为了能够孝亲养亲,就不得不去做一些小官,所谓“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这在卷一的第一章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经文:
齐宣王谓田过曰:“吾闻儒者亲丧三年,君与父孰重?”过对曰:“殆不如父重。”王忿然曰:“曷为士去亲而事君?” 对曰:“非君之土地无以处吾亲,非君之禄无以养吾亲,非君之爵无以尊显吾亲。受之于君,致之于亲,凡事君以为亲也。”宣王
语译:
齐宣王对田过说:“我听说儒者为父母亲服丧三年,自己的君主和父亲哪个更重要些?”田过回答说:“君主大概不如父亲重要。”齐宣王很生气地说:“那么士人为什么离开父母亲而侍奉君主?”田过回答说:“没有国君的土地,就没有办法安置父母;没有国君的俸禄,就没有办法奉养父母;没有国君所给予的官爵,就没有办法让父母得到尊显。从君主那里得到的这些东西,把它们供奉给父母,凡是侍奉君主的事都是为了父母。”齐宣王听了很郁闷,但是没有言辞来回应。《诗经》上说:“天子的事情没有止息的时候,没有时间来奉养父亲。”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