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是高贵的(《韩诗外传·卷六•第十五章》)

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14

经义:

学问之所以在古人心中特别受到重视,是因为它是超脱于人的地位、勇力、形体之外的东西,是一种形而上的力量。通过对于学问的掌握,便可以在道德上超出同辈,可以为帝王之师,这种尊贵,并不是世俗中的尊贵可以比拟的。另一方面,学也所以成德,古人的学问与今天也不太相同,学问是一种内省的东西,不能够完全用物质来衡量,但它与学者本身又是结合在一起的,说到底仍是一个人的道德和人格。在古代重视道德的社会里,其地位当然会被看得很高。

经文:

孔子曰:“可与言终日而不倦者,其惟学乎。其身体不足观也,勇力不足惮也,族姓不足称也,宗祖不足道也,而可以闻于四方,而昭于诸侯者,其惟学乎。”

《诗》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夫学之谓也。

语译:

孔子说:“可以和人谈论一整天而不觉得疲倦的,大概只有学问吧!他的身体是没有什么值得观看的,他的勇敢和力量是不值得畏惧的,他的宗族是没有什么可以称许的,祖先之中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这样的人却可以使自己的声誉传播到四面八方去,而在诸侯之中显著,大概只有学问才能够达到这样吧!”《诗经》上说:“没有过错也不要遗忘,一切都遵循前代圣人的规章。”说的就是学问啊。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