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谏饰非者终生不觉悟(《韩诗外传·卷六•第十一章》)

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13

经义:

国君也可以分为几等:有先觉醒的,有后觉醒的,有不觉醒的,这也是国君贤能与否的标志。所谓觉醒,实则是对于自己的才能和不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楚庄王知道自己的才能有所不足,而大臣们的才能又很难治理好国家,所以不断寻求贤才,最后称霸诸侯。宋昭公在自己失位以后才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大臣的附和,然后能改弦易辙,力求善道,因此能够复国。虢君却在逃亡之时还认为自己是贤能的人,至死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和不足,这样的人无可救药,国家的灭亡也属于必然。统治者可以从这里吸取一些教训,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即使有才能,也要不断寻求能够辅佐自己治理的人,虚心地吸取意见,那样便能够治理得越来越好;相反,如果自以为是,好听谄谀之言,邪臣日进,不见己过,那么国家一定会江河日下。

经文:

问者曰:“古之谓知道者曰先生,何也?”

“犹言先醒也。不闻道术之人,则于得失。不知乱之所由,眊眊乎其犹醉也。故世主有先者,有后生者,有不生者。

昔者楚庄王谋事而,有忧色,申公巫臣问曰:‘王何为有忧也?’庄王曰:‘吾闻诸侯之德,能自取师者王,能自取友者霸,而与不若其身者亡。以寡人之不肖也,诸大夫之论莫有及于寡人,是以忧也。’庄王之德宜君人,威服诸侯,日犹恐惧,思贤佐,此其先生者也。

昔者宋昭公出亡,谓其御曰:‘吾知其所以亡矣。’御者曰:‘何哉?’昭公曰:‘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十人,无不曰吾君丽者也。吾发言动事,朝臣数百人,无不曰吾君圣者也。吾外内不见吾过失,是以亡也。’于是改操易行,安义行道,不出二年,而美闻于宋。宋人迎而复之,谥为昭。此其后生者也。

君出郭,谓其御者曰:‘吾渴欲饮。’御者进清酒。曰:‘吾饥欲食。’御者进干脯梁糗。曰:‘何备也?’御者曰:‘臣储之。’曰:‘奚储之?’御者曰:‘为君之出亡而道饥渴也。’曰:‘子知吾亡乎?’御者曰:‘然。’曰:‘何以不谏也?’御者曰:‘君喜道谀而恶至言。臣欲进谏,恐先郭亡,是以不谏也。’郭君作色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诚何哉?’御转其辞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贤。’曰:‘夫贤者所以不为存而亡者,何也?’御曰:‘天下无贤而君独贤,是以亡也。’伏轼而叹曰:‘嗟乎!失贤人者如此乎?’于是身倦力,枕御膝而卧。御自易以疎行而去。身死中野,为虎狼所食。此其不生者。

故先生者当年霸,楚庄王是也;后生者三年而复,宋昭公是也;不生者死中野,为虎狼所食,郭君是也。有先生者,后生者,有不生者。”

《诗》曰:“听言则对,诵言如醉。”

语译:

问话的人说:“古时候称呼懂得道理的人叫做先生,这是为什么呢?”回答说:“这就相当于说是先觉醒的人。不懂得道术的人,对于得失对错就不明了,不知道国家混乱的原因,眼睛迷迷糊糊地好像是喝醉了酒一样,所以历代君主中有先觉醒的,有后觉醒的,有不觉醒的。

以前楚庄王谋划事情很恰当,但是脸上却有忧虑的颜色,申公巫臣问他:“君王为什么有忧愁呢?”楚庄王说:“我听说诸侯的道德,能够自己找到老师的,可以统一天下;能够自己找到朋友的,可以称霸诸侯;和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相处的便会灭亡。我这样一个不贤的人,诸位大夫的议论却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我的,所以我感到忧愁。”楚庄王的德行适合做君主,威严能够慑服诸侯,每天还感到恐惧,想着去寻求一些能够辅佐自己的贤臣,这是先觉醒的人。

以前宋昭公从国内逃亡,对他驾车的人说:“我知道自己亡国的原因了。”驾车的人说:“是什么呢?”宋昭公说:“我穿着衣服站立,在身边侍候我的有几十个,没有一个不说国君华丽的。我说一句话,做一件事,朝廷中的大臣几百人,没有一个不说国君是圣人的。我在内在外都看不到自己的过失,这是我亡国的原因。”于是改变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安于道义理,做事合乎道理,不到两年的时间,美好的声誉传遍整个宋国。宋国人又将他迎回国内做国君,去世后谥号为昭,这是后来觉醒的人。

以前虢国国君出逃,对驾车人说:“我渴了,想喝点东西。”驾车人进奉清酒给他喝。虢君又说:“我饿了,想吃东西。”驾车人进奉了干肉干粮。虢君问:“怎么这么完备?”驾车人说:“这是我平时存储的。”虢君问:“为什么存储呢?”驾车人说:“我是为了君主在出逃时路上饥渴而存储的。”虢君问:“你知道我要逃亡吗?”驾车人说:“是的。”虢君说:“你为什么不向我进谏呢?”驾车人说:“您喜欢逢迎谄媚的话而讨厌切直的话,我想进谏,但是恐怕会在虢国灭亡之前死掉,所以没有进谏。”虢君变了脸色而发怒说:“我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驾车人反而说:“您灭亡的原因,是因为太贤能。”虢君说:“贤能的人不能够保存自己的国家,反而灭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驾车人说:“国家没有贤人,只有国君一个人贤能,所以就灭亡了。”虢君伏在车前的横木上叹息说:“啊,失去贤人的人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吗?”这时他的身体很疲倦,就枕在驾车人的膝上睡了。驾车人将虢君所枕换成土块,悄悄地离开了。虢君死在田野之中,尸体被虎狼吃掉了,这是不觉醒的人。

所以先觉醒的人在当时就可以称霸诸侯,楚庄王就是这样的人。后觉醒的人三年以后可以复位,宋昭公就是这样的人。不觉醒的人死在田野之中,尸体被虎狼吃掉,虢君就是这样的人。有先觉醒的人,有后觉醒的人,有不觉醒的人。”

《诗经》上说:“听到顺从你的话你就回答,听到劝告你的话就像喝醉酒一样不加理睬。”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