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诚立,虽立不久(《韩诗外传·卷六•第九章》)
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13
经义: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思并进,学问才能有真正的进步。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获取书面的知识,而在于能够身体力行,因为有知识而傲慢,正好与学习的目的颠倒了。“诚”是儒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一切都以诚心而获得成立,如果有丝毫诈伪之心,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便会“虽立不久”、“虽言不信”。天资的美好,也要靠学习“君子之道”才能够发挥作用。
经文:
子曰:“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学而慢其身,虽学不尊矣。不以诚立,虽立不久矣。诚未着而好言,虽言不信矣。美材也,而不闻君子之道,
语译:
孔子说:“不学习而喜欢自己思考问题,即使能够有知识,但是知识面也不会宽广。去学习了,但是行为侮慢,即使学了也不会尊贵。不用真诚来安身立命,即使能够立足,但也不会长久。诚心还没有显著却喜欢多说话,即使说了别人也不会相信他。材质虽然美好,如果没有听闻过成为君子的道理,对小事情细心审核,却妨害了大事,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他的身上。”《诗经》上说“这样如何能够办得好?大家一起溺水淹没了。”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