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11
经义:
一个社会或者国家的价值标准,对百姓以及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极大,因此,管理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能够为它建立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以道德为上,那么老百姓所追求的也会集中在道德上;如果以财货为上,那么老百姓所追求的也会集中在财富上;如果以功劳为上,那么老百姓的追求也便集中在立功上;如果以欺诈为上,老百姓也会处处欺诈。所以,社会风气的好坏,价值观几乎占据一个核心的地位,而其实现,则主要在于居上位者的提倡和引导。本章中所说的便是这样的道理。反观现代社会,拜金主义及物欲的追求,已经在百姓中占据了一个主流的价值观,经济已经被放在第一位,这毫无疑问会导致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下降,从长期看,对社会的发展潜在着相当大的不利因素。
经文:
语译:
古代有老百姓受到君王的赐爵,老百姓中能够尊敬长辈、怜恤孤苦,取舍之际能够谦让,做事能够尽力的人,得到他君主的赐命,然后才能够乘坐两匹马拉的有文饰大车。如果没有得到君主的赐命,就不能够乘坐两匹马拉的有文饰大车,如果乘坐了就要受到惩罚。所以百姓即使有多余的财物,但是如果行为不符合礼义,没有功业和德行,那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老百姓都能够提倡仁义而看低财物,如果看低了财物就不会有纷争,没有纷争,那么强大的就不会欺凌弱小的,人多的就不会欺侮人少的,这样君主只要实施象刑,老百姓就不会犯法,老百姓不犯法,那么动乱就会停止了。《诗经》上说:“告诉你的人民,谨守你的法度,防备意外的事情发生。”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