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可智与愚,可左可右(《韩诗外传·卷六•第一章》)

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11

经义:

比干之死,虽然得到了前人的许多称赞,但就今天的价值观看来,实际上谈不上有多大价值,至多可以算是一种愚忠;箕子的行为相对于比千来说,显得更明智一些,《论语》中孔子有一句评价宁武子的话:“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这一章里所说的箕子佯狂,也许可以算是“不可及”的表现吧。

经文:

比干谏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为之,不莫大焉。”遂解发佯狂而去。君子闻之曰:“劳矣箕子!尽其精神,竭其忠爱。见比干之事免其身,仁知之至。”《诗》曰:“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语译:

比干向商纣王进谏而被杀死了,箕子说:“知道进谏君主不会听的,但还是去说,

这是愚蠢;听任自己被君主杀死,而将君主的过错彰显出来,这是不忠诚。这两者都不可以,但是还坚持去做,没有比这更坏的了。”于是就解散自己的头发,假装发狂离开了。君子听说了这件事后评论说:“箕子真是劳累啊!竭尽了他的精力和忠爱之心去侍奉商纣王,看到比干的事情之后避开死亡,这是仁爱和聪明的极致。”《诗经》上说:“古代的贤人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一个聪明的人看起来不像是愚笨。”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