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生德,礼兴善(《韩诗外传·卷五•第三十章》)
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10
经义:
本章的出发点是“仁义根于心”,实则也是孟子的“性善”之说。要使得这种仁义之性表现出来,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环境,如时雨一样降落下来,这种善性也就会像雨后的草木一样蓬勃生长。因此,儒者强烈期待一种圣王的礼法规范,以期发挥人性中的善质。
经文:
如岁之旱,草不溃茂。然天悖然兴云,沛然下雨,则万物无不兴起之者。民非无仁义根于心者也,王政
语译:
就好像是干旱的年头,草就长得不茂盛。但是天空突然升起了云,下起了大雨,那么万物都会兴盛起来。老百姓并不是没有仁义之念根植在心中,只是因为君王的政治使他们感到恐惧和逼迫,不能够表现出来,心里忧郁不能够表达出来。如果圣明的君王统治天下的话,穿着礼服,拖着鞋子,视线不出房屋之外,天下就跟随自己;提倡某件事情,天下都应和他,万物随着雨水而勃兴,哪里比得上老百姓对于圣王的应和呢!《诗经》上说:“就好像是干早的年头,草就长得不茂盛。”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