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霜露,无非教也(《韩诗外传·卷五•第二十四章》)

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08

经义:

天虽不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的教化是一种无声的教化,一种自然的教化。古人相信天道中的神明对人类的启示作用,所谓“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因此顺应天道降生的贤者,也将顺天道而实施教化,辅佐君王。

经文:

天有四时,春夏秋冬。风雨霜露,无非教也。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天降时雨,山川出云。《诗》曰:“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此文武之德也。

语译:

天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风雨霜露,都是天道所实施的教化,圣王应该效法。如果身上具备清明的德行,气度志意像神那样,心中迫切想望的事情将要到来,一定先有神明来开导,就好像上天降下应时的雨,山川里吐出云气。《诗经》上说:“那又高又大的山是那四岳,高峻到了天空。山岳降下了神灵,生下仲山甫和申伯。这仲山甫和申伯,是周朝的国家栋梁。诸侯要靠他们作屏障,他们给四方诸侯筑起城墙。”这是赞扬文王和武王的德行。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