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虑不若与众虑(《韩诗外传·卷五•第十五章》)
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06
经义:
天子之所以能够有广博的见闻,并不是要通过自己的亲身考察才知道,而是通过广泛吸取大臣乃至一般老百姓的意见,才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相当重要的。古语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实是不刊之论。不仅是治国如此,它甚至可以推及到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经文:
传曰:天子居广厦之下,帷帐之内,
语译:
古书上说:天子居住在广大的房屋之下,在帷帐之中,坐在毛毯床垫上,穿着礼服,拖着鞋子,视线不出房门之外,却知道天下的事情,这是因为他左右的臣子都很贤明的缘故。所以一个人看不如众多人一起看得清楚,一个人听不如许多人一起听得明白,一个人考虑不如很多人一起考虑周到。所以圣明的君王让贤臣像车轮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一样聚集在周围,所以能够和正直的人相往来,将隐居的贤人也招致到自己这里来。《诗经》上说:“古代的贤人说过,有事情要询问到割草砍柴的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