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06
经义:
儒者所遵循的基本的法则,便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伦理。儒家典籍中所发挥的道理,也不能出于其外,能够推行这五种基本的伦理,进可以平治天下,退可以独善其身,因为这是天下的公理,即是所谓的“不易之术”,掌握这种道理的便是儒者,而不在于他地位的高下。任何想使自己国家繁荣昌盛的君主,他治理天下的法则无非在此五伦之内。
经文:
儒者,儒也。儒之为言无也,不易之术也。千举万变,其道不穷,
语译:
儒者就是儒,儒的意思就是没有,是不变的道理。虽然经历千万次的变化,但是其中的道理是不会穷尽的,这些道理就存在于六经之中。至于君臣之间的道义,父子之间的亲近,夫妇之间的分别,朋友之间的次序,这是儒家要谨慎遵守的,每天精益求精地去研究而不能舍弃的。即使居住在狭窄的巷子和简陋的房屋中,没有食物来充饥,衣服不足以遮蔽形体,住的地方非常小,但是他明智的审察足以安定天下。重用他,把他的地位放置在众人之上,那么他就可以表现出王公的才能;小用他,让他在官位上,他就是国家的重臣。即使他隐居山里,住在山洞中,王侯都不能和他争名。为什么呢?因为仁义的教化存在于他的身上。如果君王能听用其言,信任他的所作所为,那么唐尧、虞舜的法度就可以看到,也可以听到老百姓歌颂的声音。《诗经》上说:“古代的贤人说过,有事情要询问到割草砍柴的人。”这是说听取意见要广博。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