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孽,不可活(《韩诗外传·卷五·第八章》)

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5-04

经义:

纣王丧失天下,责任完全在自己,是他自己不顾天下百姓的劳苦,不听大臣的劝谏,最后众叛亲离,身死国灭。这本来是一个很容易明白的道理。但是身为君王之后,便往往自以为是,拒谏饰非,落得个万世恶名。因此,《尚书》中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孟子也说:“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从根本上说,人的毁灭,没有不是自我毁灭的,但是人往往会从外界寻找原因,而不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甚至归之于天,纣王说:“我岂不有命在天?”项羽临死之前还说“天亡我”,这些都是推卸责任的表现。

经文:

传曰:闻其末而达其本者,圣也。

纣之为主,劳民力,冤酷之令加于百姓,憯悽之恶施于大臣,群下不信,百姓疾怨,故天下叛而愿为文王臣,纣自取之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及周师至,而令不行乎左右。悲夫,当是之时,索为匹夫不可得也。《诗》曰:“天位殷适,使不侠四方。”

语译:

古书上说:知到细枝末节就能了解它的根本,这是圣人。

商纣做天子的时候,使老百姓很劳苦,严厉残酷的法令加在百姓身上,把惨痛的恶事加在大臣的身上,大臣不信任他,老百姓怨恨他,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愿意做周文王的臣民,这是纣自己招来的祸患。他贵为天子,拥有天下所有的财富,等周朝军队到来时,左右最亲近的人都不听从他的命令。可悲啊,纣王在这时候想做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都不能够。《诗经》上说:“商纣王是殷朝的嫡嗣,据有天子之位,但上天却使他不能拥有天下。”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