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由情出谓之仁(《韩诗外传·卷四•第二十四章》)

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4-29

经义:

孔子说“仁者爱人”,这种仁爱是通过礼义表达出来的。因此,仁者的言行,可以作为一种标准传于后世,为后世人所取法。凡是合乎其言行的,国家便会得到安定,老百姓也能够安居乐业;不符合其言行的,国家就会混乱,老百姓也不得宁居。如果没有礼义,到达一定程度便会受到惩罚。

经文:

传曰:爱由情出谓之仁,节爱理宜谓之义,致爱恭谨谓之礼,文礼谓之容,礼容之美,自足以为治。故其言可以为民道,民从是言也。行可以为民法,民从是行也。书之于策,传之于。万世子子孙孙道而不舍。由之则治,失之则乱;由之则生,失之则死。今夫肢体之序与禽兽同节,言语之暴与蛮夷不殊,混然无道,此明王圣主之所罪。

《诗》曰:“如蛮如髦,我是用忧。”

语译:

古书上说:爱从真情中流露出来就叫做仁,节制爱让它合宜叫做义,恭敬谨慎地表达爱叫做礼,修饰礼叫做礼容,礼容的美好,足以用来治理天下。所以他的语言可以用来作为百姓的引导,老百姓遵从他的话。他的行为可以作为老百姓的法则,老百姓都按照他的行为来做事。他的言行被写到简策上,在传记中流传,万世以后的子子孙孙都遵循它而不舍弃。遵循他的言行去做,天下就得到治理;放弃他的言行,天下就会混乱。遵循他的言行去做,就能够生存;放弃他的言行,就会灭亡。现在如果有人肢体的举动和禽兽相同,说话时的粗暴与没有教化的蛮夷没有不同,杂乱不合乎道理,这是贤明的君主必须要惩罚的。

《诗经》上说:“就像是蛮髦那样粗野没有礼仪,我因此感到忧愁。”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