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不忘战——外用上磨炼才会提升内在智慧(《汤誓》三)

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发布时间: 2022-04-28

经义:

本节商汤誓师前重申军纪,严格赏罚,此古今通例。

有儒者天真地认为商汤这样的圣王一出,天下就会太平,哪里用什么战略战术、奴役刑杀。这种“道德万能论”影响极大——仿佛人只要内在修养(内圣)就行了,外在功业(外王)自然会来,不需求取、谋划。殊不知,内外不二,只有在外用上磨炼,才会不断提升内在智慧。

这种偏见从孟子就开始了,其负面影响极大。

冷兵器时代,大规模战争十分残酷,死伤也大,有时血流成河,简直能浮起捶衣捣物的木杵,史官就曾用“血流漂杵”形容周灭商牧野之战的残酷。但孟子却认为仁者一出,天下就没有对手,周武王那样极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不仁道者,必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怎么会血流漂杵呢?所以他对《尚书》中相关记载大不以为然,认为少信为妙。如果全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孟子·尽心下》记孟子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漂杵也?”

南宋朱熹《四书章句》折中《尚书》和《孟子》,天真地认为是商纣王前面的部队倒戈了,想逃跑,所以不得不杀死后面的人,商人互相残杀,才导致“血流漂杵”,牧野之战中周人的角色仿佛是看客。《四书章句》说:“《武成》言武王伐纣,纣之‘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孟子言此则其不可信者。然《书》本意乃谓商人自相杀,非谓武王杀之也。”

至宋代,《逸周书》被排除于《尚书》之外。我们读可能是真《武成》的《逸周书·世俘解》,就知道武王灭商,光灭掉的方国就有99个,杀人近十八万——这还是周人自己提供的数字。

“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有文事者,必有武备”,若真“仁者无敌”,徐偃王为何“好行仁义”反而为楚所灭?

但在孟子那里,战争、武备似乎成了大罪!孟子的逻辑是,天下百姓都在等着仁者去征服,哪里还会有抵抗,所以战争不可能发生。他说:“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孟子·尽心下》)

史实显示:商汤灭夏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战略战术都很高明。鸣条决战也是以征伐昆吾的名义开始的,这当然有益于麻痹夏桀。《史记·殷本纪》说:“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

另据本篇《书序》:“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ér,具体位置众说纷纭——笔者注),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孔安国认为此乃迂回战术:“汤升道从陑,出其不意。”这让宋儒大为不快,认为“仁义之师,不会用诈术,不应当‘出其不意’。”

诸君试想,这样迂腐天真、不识时务的经学观点大行其道——国家怎能不衰弱!

学术乃一代之元气,学术弱则国弱,学术强则国强——吾信之矣!

经文:

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

语译:

(王说)“全体将士们,要充分认识到你们协助我亡夏之举的意义。你们不是亡夏,是替天行道。灭夏胜利之后我会重重奖赏你们,决不食言!如果有人违背誓言,消极作战,我或者将其降身为奴,或者用刑惩罚他,绝不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