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在于社会得到治理(《韩诗外传·卷四•第七章》)

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4-25

经义:

据有高位,掌管天下国家,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使用人才。人才能够使用得好,不仅自己很安逸,天下也可以治理得很好;如果像一个农夫那样什么都要亲自去管理,天下之大,绝不是一个人可以管理得过来的。所以说:“擅使人之权,而不能制众于下,则在位者非其人也。”

经文:

传曰: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而天下治。周平公酒不离于前,钟石不解于悬,而宇内亦治。匹夫百亩一室,不遑启处,无所移之也。夫以一人而兼听天下,其日有余而下治,是使人为之也。夫擅使人之权,而不能制众于下,则在位者非其人也。《诗》曰:“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言有位无其事也。

语译:

古书上说:舜弹着五弦琴,唱着《南风》的曲子,天下治理得很好。周平公整天酒不离案前,钟磬等乐器一直悬挂在那里听,天下也治理得很好。普通老百姓有百亩之田,一间房屋,却没有闲暇在家中安处,没有时间将他的注意力从劳作中转移过来。一个人要兼顾听理天下的事情,日子却过得很闲暇,这是因为他让别人去做的结果。行使别人的权力,却不能够管理好下位的民众,那么他就是一个不称职的人。《诗经》上说:“南方有箕星,但是不能把它拿来簸扬谷子;箕星北面有南斗星,但是不能把它拿过来舀酒。”说的是有其职位,却不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