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4-24
经义:
通过人的容貌、气色、神态,就可以知道人的心里想的是什么。齐桓公和管仲谋事,东郭牙从他们两人的神态气色,就知道其所谋是兵革之事;通过他们的口型,就知道要讨伐什么地方。从心理学或者常理上来推测,我们今天的确可以从人的表情、神态来推测一个人的心理,也可以通过看人的口型推测他所说的是什么话——圣人知微知几,能看到事物变化的隐微征兆。
经文:
齐桓公独
语译:
齐桓公单独与管仲谋划讨伐莒国,国内的人却知道了。齐桓公对管仲说:“我单独
和您说这件事,现在国内的人都知道了,这是为什么?”管仲说:“推想一下,大概是国内有明圣的人吧?现在东郭牙在哪里?”齐桓公回头看了一下,说:“在这里。”管仲对东郭牙说:“你有什么要说的吗?”东郭牙说:“是的。”管仲说:“你为什么知道要伐莒这件事?”东郭牙回答说:“我听说君子的脸色有三种,所以知道这件事。”管仲说:“什么是三种脸色?”东郭牙回答说:“高兴而欢喜,这是听音乐时的脸色;哀伤憔悴,这是遭遇丧事时的脸色;严厉而充实,这是将要进行军事行动的脸色。所以通过观察你们的脸色,我就知道这件事。”管仲说:“为什么会知道那是莒国呢?”东郭牙回答说:“您的手指向东南方,嘴巴张开而不合起来,舌头举起来而不放下,所以我知道所要伐的是莒国。”齐桓公说:“好。”东郭先生说:“眼睛是心灵的表征,语言是行动的指向。有智慧的人对于别人的想法,不必寻求答案然后才知道。看他的容貌,观察其语气和志向,然后对这些现象加以取舍,别人的心意就可以完全知道了。”《诗经》上说:“别人心里想什么,我通过思量能够揣度出来。”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