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4-17
经义:
圣人能养其身,推至其极,则可以养天下。养生的道理在于劳逸、寒暖各得其中,从而心平气和,无过不及之患。养天下的道理在于适应人的性情,以仁、义、廉、勇来涵养节制,让天下人得“性情之所安”,因此,治理天下实际上也就是治身的推广,所以说“审其所以养,而治道具矣”。如果治理国家也像对身心不节制那样任意妄为,那么天下也必定会像身体那样崩溃。所以,能够了解养生的道理,也就能够明白治理天下的道理。
经文:
能制天下,必能养其民也。能养民者,为自养也。饮食适乎
语译:
能够统治天下,必定能够养育他的老百姓。能够养育老百姓,是因为他能够保养自己。饮食适合五脏的需要,滋味适合气的需要,劳动和安逸适合筋骨的需要,冷暖适合肌肤的需要,然后心气和内脏得到平和,心理才能得到治理,思考问题才能有得,喜怒能够合时,起居和闲游才能快乐,做事合乎时务,各种用度都充足,这叫做能够自己保养自己的人。所以圣人不过度安逸浪费,并不是轻视美色而吝惜财物。因为保养自己有一个适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快乐,所以他不去做。所以夏天不过多地洗浴,并不是因为他吝惜水;冬天不过多地洗热水澡,不是因为他吝惜柴火;不把楼台筑得过高,并不是因为他没有泥土和木料;不把钟鼎铸得过大,并不是因为他没有铜和锡;不沉湎于酒不贪美色,并不是因为这是丑陋的事而加以躲避。直接顺着性情所安适的限度去做,那么他所制订的制度可以作为天下的法则。所以做事不靡费财物,足够用来养生,天下都认为他是仁德的人。奉养自己不至于损害天性,足以用来教化老百姓,天下都认为他做事合乎义理。顺适自己的性情,推辞多余的东西,不是自己应得的东西就不去追求,天下人都认为他很廉洁。做事情成功而不会被掩盖,不用刑罚而别人也不能侵犯他,把握一种道理而轻视万物,天下都认为他很勇敢。这四种德行如果能够推行在老百姓当中,平时就很快乐,发怒时就能够战胜敌人,所以审察他用来保养自己的方法,治理天下的道理也就具备了。治理天下的道理具备了,远近的人民都能够各得所养。《诗经》上说:“王师的战绩是多么辉煌,率领军队灭掉那昏聩的商纣王。”说的是率领军队去讨伐,而至于商纣王。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