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4-10
经义:
子夏是孔子的高材弟子之一,子夏读《诗经》因为领略其中的道理,而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这已经是很高的境界了,所以孔子称许他说:“始可以言《诗》已矣!”但是又指出,子夏所看到的只是它外在的东西,因为这些道理需要去进一步深入和实行。 领略了道理,等于看到了门户,但要真正掌握它的精微之处,还必须要进入门内去,才会发现更多的宝藏,才会看到其中的高岸深谷,这里所说的仍是精益求精的道理。
经文:
语译:
子夏读完了《诗经》,孔子问他:“你为什么推崇《诗经》呢?”子夏回答说:“《诗经》里面所说的事情,就像是太阳和月亮那样光明灿烂,就像是星辰交错运行那样明显,从尧、舜之道,一直讲到夏、商、周三代君王的道理。我不敢将它忘记。即使居住在简陋的地方,弹起琴来,歌唱古代圣王的音调,有人的时候快乐,没有人的时候也很快乐,那就能够用心学习义理,而忘记了吃饭。《诗经》上说:‘支起横木来做个门框,地方虽然简陋,但也可以在其中游息。饮着盛大的泌水,也可以充饥。’”孔子突然改变面色,说:“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但是你见到它的表面,没有看到它的内部。”颜渊说:“已经看到它的表面了,里面还有什么东西呢?”孔子说:“只看到它的门,却不到门里去,怎么会知道其中幽深的宝藏在什么地方呢?发现这宝藏也不是困难,我曾经竭尽心力和意志,深入到其中了。前面有高高的河岸,后面有幽深的山谷。能够到达这么清凉的地方,就可以算有所立了。如果不能到达它的内部,就不能说是得到了它的精微之处。”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