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仁人不忘在沟壑(《韩诗外传·卷二·第二十六章》)

作者: 孙立尧   发布时间: 2022-04-09

经义:

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儒家当然并不放弃富贵,只是将它与道义相比较,它价值就很轻而已。或者说,富贵对于道义来说,只能作为一种附加品,而不会成为一个主体。本章提到的子路与巫马期的对话,也说明了这一点。子路的假设是从富贵的角度出发的,而巫马期的回答是从道义的的角度出发的,所以子路感到惭愧,惭愧便正好体现了孔门的价值观。本章的意思和上一章可以相互发明。

经文:

子路与巫马期薪于韫丘之下,陈之富人有处师氏者,脂车百乘,于韫丘之上。子路与巫马期曰:“使子无忘子之所知,亦无进子之所能,得此富,终身无复见夫子,子为之乎?”巫马期喟然仰天而叹,闟然于地,曰:“吾尝闻之夫子,勇士不忘丧其,志士仁人不忘在沟壑。子不知予?试予与?者其志与?”子路心惭,负薪先归。孔子曰:“由,何为偕出而先返也?”子路曰:“向也由与巫马期薪于韫丘之下,陈之富人有处师氏者,脂车百乘,觞于韫丘之上。由谓巫马期曰:‘使子无忘子之所知,亦无进子之所能,得此富,终身无复见夫子,子为之乎?’巫马期喟然仰天而叹,闟然投鎌于地,曰:‘吾尝闻之夫子,勇士不忘丧其元,志士仁人不忘在沟壑。子不知予与?试予与?意者其志与?’由也心惭,故先负薪归。”孔子援琴而弹。“《诗》曰: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予道不行邪,使汝愿。”

语译:

子路和巫马期在韫丘下砍柴,陈国有个姓处师的富人,停了一百辆车子,在丘上与人饮酒。子路对巫马期说:“如果让你不忘记你已经得到的知识,但是也不能够进一步提高你的才能,让你有这样的富贵,却终身再也见不到老师,你愿意这样做吗?”巫马期仰天长叹了一口气,突然将镰刀扔在地上,说:“我曾经从老师那里听说过,勇敢的人见义勇为,不怕丧失头颅,有志之士和仁德之人坚守节操,不怕死无葬身之地,弃尸山沟里面。你不了解我吗?是试验我吗?或者这是你自己的志向吗?”子路心里觉得惭愧,就背着柴自己先回来了。孔子说:“子路,你为什么和巫马期一起出去,却先回来呢?”子路说:“刚才我和巫马期在韫丘砍柴,陈国有个姓处师的富人,停了一百辆车子,在丘上与人饮酒。我对巫马期说:‘如果让你不忘记你已经得到的知识,但是也不能够进一步提高你的才能,让你有这样的富贵,却终身再也见不到老师,你愿意这样做吗?’巫马期仰天长叹了一口气,突然将镰刀扔在地上,说:‘我曾经从老师那里听说过,勇敢的人见义勇为,不怕丧失头颅,有志之士和仁德之人坚守节操,不怕死无葬身之地,弃尸山沟里面。你不了解我吗?是试验我吗?或者这是你自己的志向吗?’我心里觉得惭愧,就背着柴自己先回来了。”孔子取过琴来弹奏。“《诗经》上说:‘鸨鸟沙沙地扑打翅膀,停在丛生的栎树上。公家的事没有止息的时候,我不能够在家里种庄稼。父母的生活依靠谁呢?悠远的苍天啊,什么时候才能有个安定的处所!’是我的道义不能够实行吗,使你有这样的想法!”

(整理自孙立尧注译:《新译韩诗外传》,台北三民书局2012年版。经义为原书“研析”部分,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标题为整理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