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社会功勋制(《尧典》五)

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发布时间: 2022-01-07

经义:

中国文化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最大贡献,就是发明了政治忠诚与业务能力相统一的选举制度——社会功勋制,也称功次制度。它可谓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同四大发明一样,必将造福于全人类。

其源,就是唐虞时代“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的制度,根据下级(诸侯)的言论,考察他们的政绩,再根据政绩,进行赏罚。其哲学基础是战国政治思想家韩非不断强调的“无为”治道:“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故群臣陈其言,君以其主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诛,意为惩罚——笔者注)。”(《韩非子•主道》)

落实到制度层面,则是秦汉普遍施行,且影响深远的社会功勋制。它的本质是根据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进行选举。这里的社会贡献包括两部分,一是功,功勋,指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无论是文事,还是武功,武功除了军功,抓捕窃贼也包括在内。其是以数量算了,或记作功一、功二等,这主要是检验一个人的能力;社会贡献的第二部分是劳,以日计算,有点类似于现代以年计算的工龄,若不出勤,没有忠实履行职务,也可以“夺劳”,这实际是检验一个人的忠诚。

秦汉根据一个人的功、劳对官吏考核任免,“以功次迁”,有效保证是政治忠诚与业务能力的统一,这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伟大进步。直到21世纪今天,美国等西方实行多党选举制的国家,还将政治忠诚(以党派竞争的形式)放在第一位,不得不忽略业务能力,以至于常常有没有任何治国理政经验的商人、演员当选为国家或地方首脑,这样,治国好国家简直是缘木求鱼——有些人将自由民主制度视为金科玉律,何其荒唐!

提起汉代选举制度,长期以来多数学者只提察举和征辟。这些人忽略一个基本现实,汉朝政府的十多万官员,极大多数终其一生与察举无缘,中高级官吏还不在被察举范围之内,而岁举孝廉实际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才开始;郡国守相只有权辟除百石以下小吏。那么,汉朝官员如何选举的,历史和考古文献告诉我们,左右大汉王朝十几万官员命运的是社会功勋制!

察举、征辟存在太多的人治因素,其弊端在魏晋已成灾难;而唐以后的科举,以言取士,乃至“考言为华”,又存在所考非所用的问题。所以政治文明史上,只有社会功勋制在制度上保证了政治精英“又红又专”,德与才,政治忠诚与业务能力的统一。

北京大学历史系蒋非非老师在《汉代功次制度初探》(载《中国史研究》1997年01期)一文中,指出了社会功勋制(功次制度)的重要意义。首先,功劳是一种具有公平性且可度量对比的客观标准,在现实中易于执行,有利于从社会各阶层中选拔有用人材;其次,考课中优秀者升职,课殿者免职,这种优胜劣汰制度保证了高效的社会治理。最后,功次制度是由基层逐级上升,寓培养干部于使用过程之中,真正是一种“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的选举制度。据统计,由武帝至西汉中期,公卿一级高层官吏起家佐史小吏的占多数。

《尚书•尧典》中,鲧九年考核政绩被罢免,舜三年考核政绩得帝位。

需要指出的是,舜帝出巡是按五行相生的次序,以东方木为首,时在夏历正月二月。然后至南方火,至西方金,至北方水。最后回朝,入中央土——古代行事顺五行即顺从天意,乱五行即违背天意。五行学说,中华治道远矣!

经文: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望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格于艺祖用特

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

语译:

舜帝出身社会基层,认识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即位这年的二月,舜帝到东部地区视察。这次考察舜帝主要做了三件工作:第一,祭祀泰山等东部山川。到达泰山,以柴礼祭祀泰山,按照尊卑祭祀东方的其他山川,然后他在泰山接受东方诸侯的朝见。第二,调正历法,舜帝调整春夏秋冬四季的月份和天数,使之符合日月运行的实际。他还统一了音律和度量衡的标准。第三,制定各地诸侯首领朝见帝的礼仪。颁行诸侯、卿大夫等朝见帝的五等礼仪。明确规定诸侯朝见帝以五种圭玉和红黑白三种颜色的丝绸作为贡品。卿大夫以活羊、活雁各一只为贡品。士以一只死稚为贡品。朝聘结束后,帝将贵重的圭玉和丝绸退还给诸侯。

这年的五月、八月、十一月,舜帝相继视察南方、西方、北方,以礼祭祀南岳、西岳和北岳。结束视察归来,舜帝到尧的太庙祭祀,用一头牛做祭品。

此后舜帝每隔五年对全国进行一次视察,各地诸侯在四岳朝见舜帝,汇报工作。舜帝认真考核他们的业绩,将车马衣服奖赏给有功的诸侯首领们。

根据这次视察,舜帝对全国的地理、人口和经济有了全面具体的认识,基于此,他将全国分为十二个州,选定十二座名山,每州一座,在山上封土建坛,以供祭祀之用。他还组织疏通了一些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