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之道永远照耀在国人精神世界的上空(《尧典》四)

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发布时间: 2022-01-07

经义:

本节讲尧禅让帝位给舜。

历史上关于禅让是否存在,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持肯定态度,以儒家为代表,认为这是尧、舜、禹政权转移的方式,也是最值得效仿的方式。不幸的是,这给后世阴谋家篡位提供了廉价的遮羞布——从公元前316年燕王哙禅让子之,到960年后周恭帝柴宗训禅让给宋太祖赵匡胤,这类闹剧持续一千多年。

一种持否定态度,认为尧在晚年被舜囚禁,从而取得了帝位;持这种观点的有晋代出土的魏国史书《竹书纪年》。《竹书纪年》传到宋代已经亡佚,但从唐代张守节《史记•五帝本纪》正义中,我们可以大致勾勒事情的全貌:尧晚年德行衰落,于是舜囚禁了尧,并为难丹朱,使丹朱不能见到其父。上面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人类学告诉我们,在一些狩猎族群中,的确存在传贤不传子的情况。因为打猎要求领袖具有非凡的技能,这是关系一个族群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确定禅让制是否存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禅让所代表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中华治道,一直为中国人民尊奉不衰,而那些以禅让之名行篡位之实的人,则多为人所不齿。

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了《唐虞之道》,这篇战国文献论述了禅让的本质。什么是禅让?作者指出,尊重德行授位贤者就叫禅。文中说:“禅也者,上德授贤之谓也。”

作者认为尧舜服务于天下而不专权,为百姓谋福利而不是为自己谋私利,这是至圣至仁的境界,古代的圣贤都是这样的。文中说:“唐虞之道,禅而不专。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禅而不专,圣之盛也。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故昔贤仁圣者如此。”

这些圣王,真正做到了不为外物所动的境界。比如舜帝,出身卑微,作普通百姓时,既不忧愁与不自轻自贱;成了天子,既不骄傲也不放纵。对于他们来说,拥有天下也不增加什么,失去了天下也不损失什么,这也是他们能够实践“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行禅让的原因。文中说:“夫古者舜处于草茅之中而不忧,升为天子而不骄。处草茅之中而不忧,知命也。升为天子而不骄,不流也……方在下位,不以匹夫为轻;及其有天下也,不以天下为重。有天下弗能益,无天下弗能损。”

所以,《唐虞之道》强调:“必正其身,然后正世,圣道备矣。”以尧舜为榜样,内圣而外王,在日用中成圣成贤——尧舜之道如日月星辰,永远照耀在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上空!

《古文尚书》中,本节是《舜典》的开篇。但在“慎徽五典”前面,强调了帝舜的内在修养,而《今文尚书》则直接讲其内政外交的事功。《古文尚书》多出的几句话是:“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就是说,舜帝名叫重华,他与尧帝合作得很好,且有深邃的智慧,文明、温恭、诚实。他的德行广为传播,连朝廷都知道了,尧帝于是授给了官位来考察他。

考察的方法则是文中的“询事考言“、“言厎可绩”,与舜谋划事情考察他的言论,再看他的言论落地时取得的政绩。三年考察合格,尧才禅位给舜。后来法家循名责实、依法赏罚的治国理政之道,即本于此!《韩非子•二柄》中说:“刑名者,言与事也。为人臣者陈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当,意为相称——笔者注)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

如果说“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中国选举制度的根本原则,那么循名责实、依法赏罚是落实这一原则的哲学工具,其中还涉及制度层面的设计,这是下节我们要讨论的内容。

经文: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纳于大,烈风雷雨弗迷。帝曰:“!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汝陟帝位。”舜让于德,弗嗣。

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

语译:

尧帝征询众人意见,决定提拔重用舜,对舜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考察和锻炼。首先让舜负责五常之法的教化工作。舜认识到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重要性,严肃认真地普及五常之法,于是人们能按照自己的身份遵守伦常。其次,舜被授予更重要的工作,总理内政各项事务,舜将内政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第三,尧帝让舜主持外事工作,在明堂四门接待前来朝觐的四方首领,在舜的协调下,天下众多部族能够和睦相处。最后,尧帝命舜负责经济工作。帝尧时代,主要经济活动是采集狩猎,即使在极端复杂严峻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舜都能带领大家克服困难,促进经济发展。三年来,舜从基础教化工作开始,循序渐进,负责内政、外事、经济工作。因为成绩突出,能力卓越,得到尧帝的认可。尧帝决定将帝位传给舜,并对舜说:三年来,你处理事物周全,所提建议正确。我认为你具备领导国家和人民的能力,现在你可以继承帝位了。舜觉得自己能力有限而谦让,不肯即位。

因为舜的成绩和能力有目共睹,大家公认舜是帝位的最佳人选。正月初一这天,在尧的太庙举行禅位大典,舜接替尧为帝。舜为帝后,最为重视天象,因为天象决定着历法,他考察北斗七星,测定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行规律,发现自尧帝修订历法以来,星辰运行基本稳定。于是以类礼祭祀上帝,告知继承帝位之事。祭祀上帝之后,以禋礼祭祀天地和春夏秋冬四季。最后以望礼祭祀名山大川和众多神祇。各种祭祀之后,重新确立舜帝与各级诸侯首领的合法关系,收回尧帝颁发给各级诸侯象征其权力的信符圭玉。选择良辰吉日,各级诸侯首领朝见舜帝,舜帝将信符圭玉重新颁发给他们,通过这种形式确认舜帝和各级诸侯政治联系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