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

作者: 翟玉忠   发布时间: 2022-01-06

阐微:

本节再次强调心外无法,修身就是修心。

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发挥子思子“心君体民”的思想,主张“君子以心导耳目,小人以耳目导心”。(《意林•卷一》引)要自己随时随地都做主人翁,不为外物所牵。如何实现心君呢?就是以仁义绳天下。在这里,治身与理国是合一的。《尸子•贵言》云:“目之所美,心以为不义,弗敢视也;口之所甘,心以为不义,弗敢食也;耳之所乐,心以为不义,弗敢听也;身之所安,心以为不义,弗敢服也。然则令于天下而行,禁焉而止者,心也。天子以天下受令于心,心不当则天下祸。诸侯以国受令于心,心不当则国亡。匹夫以身受令于心,心不当则身为戮矣。”

本节另一部分是讲四种类推法,从帛书本说来看,都是在修身上去立意的,所以也是进德的四种心法。它们是侔、譬、喻、几。其中“几”是知几知微,见于未形境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因为处理复杂事务,几显得十分重要。

经文:

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1]。心曰唯,莫敢不唯[2];心曰诺,莫敢不诺;心曰进,莫敢不进;心曰后,莫敢不后;心曰深,莫敢不深;心曰浅,莫敢不浅[3]。和则同[4],同则善。

目而知之,谓之进之[4]。喻而知之,谓之进之[5]。譬而知之,谓之进之[6]。几而知之,天也。“上帝临汝,毋贰尔心”,此之谓也[7]。

译文:

耳、目、鼻、口、手、足六者,都是由心役使的。心说是,就不敢不是;心答应,就不敢不答应;心说进,就不敢不进;心说退,就不敢不退;心要对人谨慎小心,就不敢不谨慎小心;心要对人随便些,就不敢不随便些。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努力和同于仁义之心,就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通过侔的方式领悟理解,叫进德;通过喻的方式领悟理解,叫进德;通过譬的方式领悟理解,叫进德;通过几的方式领悟理解,只有有天德,得道的圣人才能实现。《诗经》“上帝御临于你,你不要有贰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

注释:

[1]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帛本说云:“耳目也者,悦声色者也;鼻口者,悦臭味者也;手足者,悦佚愉者也。心也者,悦仁义者也。此数体者皆有悦也,而六者为心役,何也?曰:心贵也。有天下之美声色于于此,不义,则不听弗视也。有天下之美臭味于此,不义,则弗求弗食也。居而不间尊长者,不义,则弗为之矣……小不胜大,贱不胜贵也哉!故曰心之役也。”间,保持距离;另外,《韩诗外传•卷二》引孔子言曰:“口欲味,心欲佚,教之以仁;心欲安,身恶劳,教之以恭;好辩论而畏惧,教之以勇;目好色,耳好声,教之以义。”可以帛本说相参证——礼义以节人情欲,其本在心,其术则仁、义诸德。

[2]心曰唯,莫敢不唯:唯与后文的诺皆应辞。帛本说云:“心曰唯,耳目鼻口手足音声貌色皆唯,是莫敢不唯也。诺亦然,进亦然,退亦然。” 

[3]心曰深,莫敢不深;心曰浅,莫敢不浅:帛本说云:“深者甚也,浅者不甚也,深浅有道矣。故父呼,口含食则吐之,手执业则投之,唯而不诺,走而不趋,是莫敢不深也。于兄则不如是其甚也,是莫敢不浅也。”《释名•释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 这里的深浅,指心的谨慎小心程度。

[4]和则同:帛本说云:“和也者,小体变变然不患于心也,和于仁义。仁义,心也;同者,与心若一也。”据《孟子》,大体指心,小体指耳、目、鼻、口、手、足等;变变然,犹勉勉然。

[5]目而知之,谓之进之:目通“侔”。帛本说云:“弗侔也,侔则知之矣,知之则进耳。侔之也者,比之也。‘天监在下,有命既杂’者也,天之监下也,杂命焉耳。循草木之性,则有生焉,而无好恶焉。循禽兽之性,则有好恶焉,而无礼义焉。循人之性,则巍然知独有仁义也。不循其所以受命也,循之则得之矣,是侔之已。故侔万物之性而知人独有仁义也,进耳。‘文王在上,於昭于天’,此之谓也。文王源耳目之性而知其好声色也,源鼻口之性而知其好臭味也,源手足之性而知其好佚愉也,源心之性则巍然知其好仁义也。故执之而弗失,亲之而弗离,故卓然见于天,箸(通“著”——笔者注)于天下,无他焉,侔也。故侔人体而知其莫贵于仁义也,进耳。 ”这段话大意是说:如果将各种事物排列比较,就能够明白道理。能够明白道理,就能够进德。所谓将各种事物排列,就是将若干事物排列比较,进而探究其本质。《诗经》中说“天之纵览下界,将命集中在这里”。这是讲天纵览下界,将命集中在了人类那里。如果考察草木的本性,其虽然有生命,但是没有好恶的感情。如果考察鸟兽的本性,其虽有好恶的感情,但是没有礼义之德。如果考察人的本性,就能够明确知道只有人类被赋予仁义之德。如果考察有关人类接受天命的情况,就能够把握人的本性。这不外就是通过排列比较各种的事物。因此,如果排列比较万物的本性,就会明白只有人类被赋予仁义之德,就能够进德;《诗经》上说:“文王君临天下啊,其德耀天。”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文王探求耳目的本性,知道其喜好声色。探求鼻口的本性,知道其喜好臭味。探求手足的本性,知道其喜好安逸。接着探求心的本性,知道其明明喜好仁义。因此,守仁义而不失,亲仁义而不离。所以,文王的仁德就出类拔萃,光耀天下。其不在于别的什么,就是因为排列比较各种的事物而明白了人的心性。因而,如果排列比较耳目、鼻口、手足、心等,理解了没有比喜好仁义的心更高贵的,也就能够进德了。

[6]喻而知之,谓之进之:帛本说云:“弗喻也,喻则知之矣,知之则进耳。喻之也者,自所小好喻乎所大好。‘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思色也。‘求之弗得,寤寐思伏’,言其急也。‘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言其甚急也。急如此其甚也,交诸父母之侧,为诸?则有死弗为之矣。交诸兄弟之侧,亦弗为也。交诸邦人之侧,亦弗为也。畏父兄,其杀畏人,礼也。由色喻于礼,进耳。”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以低一等的事物为基础与高一等的事物来比较。就能够明白道理。如果明白道理,就能够进德。所谓“比较”,就是以稍微喜好的事物为基础,与大为喜好的事物比较。《诗经》中所讲的“婀娜的淑女,寤寐求之不已”,就是想念美色。所谓“求之不得的话,就睡也想醒也想”,就是讲其急切的程度。所谓“思来想去,不断地翻身”,就是讲其非常急切的程度。尽管其急切程度是这样,在父母的附近和淑女进行交往,行吗?即使被威胁处以死刑也肯定不去交往。在兄弟的附近和淑女交往也不行,在国人附近和淑女交往也不行。像这样,先是畏惧自己的父母、兄弟,其次是畏惧广大的众人,就是礼。如果以好色之事为基础,通过比较而知道好礼的话,就能够进德。

[7]譬而知之,谓之进之:帛本说云:“弗譬也,譬则知之矣,知之则进耳。譬丘之与山也,丘之所以不如名山者,不积也。舜有仁,我亦有仁,而不如舜之仁,不积也。舜有义,而我亦有义,而不如舜之义,不积也。譬比之而知吾所以不如舜,进耳。”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运用比喻就能够明白道理,如果明白道理,就能进德。以丘和山为喻,丘不及于高山的理由,是因为没有积累土。舜有仁之德,我也有仁之德,可是不及于舜之仁,是因为我没有积累仁之德。舜有义之德,我也有义之德。可是不及于舜之义,是因为我没有积累义之德。比喻后又比较,如果明白我不及于舜的原由,就能够进德了。

[8]几而知之,天也。“上帝临汝,毋贰尔心”,此之谓也:引诗自《诗经•大雅•大明》。《周易•系辞下》有:“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帛本说云:“‘几而知之,天也。’几也者,赉数也。唯有天德者,然后几而知之。‘上帝临汝,毋贰尔心’。上帝临汝,言几之也。毋贰尔心,俱几之也。”“几而知之”讲的是得道的境界。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在事物有预兆的阶段就能够知道它的,就是天德”,所谓“有预兆”就是有数(道理)。只有合天德(道)的圣人,才能“在事物有预兆的阶段就能够知道它”。《诗经》中有“上帝御临于你,你不要有贰心”,所谓“上帝御临于你“,就是有征兆显示的意思。所谓“你不要有贰心”,就是要与天合其精微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