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仁义,礼所由生也

作者: 翟玉忠   发布时间: 2022-01-06

阐微:

本节总说仁、义、礼、智四行间的关系。可以图式如下:

智——仁——义——礼

但在解读何谓仁、义、礼、智时,与上一节解释五行时有较大的不同,尽管文字上相似。人道之中,更重视内在德行的培养,没有提及外在的贤人以及“见贤人”。

人道要做到四行和同,泯然于善心。帛本说释“和则同”云:“和者,有犹五声之和也。同者……与心若一也,言舍夫四也,而四者同于善心也。同,善之至也。”

诸德,皆和同于一心——此乃孔门心法之要领。

经文:

见而知之,智也[1]。知而安之,仁也。安而行之,义也。行而敬之,礼也[2]。 仁义,礼所由生也[3]。四行之所和也,和则同[4],同则善。 

译文:

看见而后知道所不见的,叫作智,领悟智慧而身心安适,就能作到仁,身心安适并去施行,就是义,施行并敬重之,就是礼。仁义,是礼产生的源泉。仁、义、礼、智四行和合,和合则为一,同归于善心。

注释:

[1]见而知之,智也:帛本说云:“智者,言由所见知所不见也。” 

[2]这里关于仁、义、礼的阐释与上节同。帛本说释“行而敬之,礼也”云:“既行之矣,又愀愀然敬之者,礼气也。所安、所行、所敬,人道也。”

[3]仁义,礼之所由生也:帛本说云:“言礼之生于仁义也。” 《礼记•中庸》亦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与帛本说同。

[4]和则同:帛本说云:“和者,有犹五声之和也。同者……与心若一也,言舍夫四也,而四者同于善心也。同,善之至也。”庞朴先生注:“夫四,四者,指仁义礼智四行。舍夫四,谓四者和而为一。【经1】云:“四行和,谓之善”,故曰同于善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