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圣人知天道也

作者: 翟玉忠   发布时间: 2022-01-06

阐微:

本节总说仁、义、礼、智、圣五行间的关系。强调,智、圣为礼乐之源。

第一段引《诗经》“明明在下,赫赫在上”,说明人道明察于下,天道光耀于上的天人境界。

第二段以文王为例,说明成就大德要求五行和合。五行如何实现和合?天道层次上,关键在知天道,所以说闻君子道为聪,由聪而圣,由圣而知(天道),知而行,行而时,最后至于中庸之大德;人道层次上,关键在重贤人,所以说见贤人为明,由明而智,知(贤)而安之,安之而敬之。

最后说明天、人层次仁、义、礼、智、圣皆和则乐,乐则有德,有德则国家兴盛——此言内圣而外王之道也。   

经文:

见而知之,智也[1];闻而知之,圣也[2]。明明,智也[3];赫赫,圣也。“明明在下,赫赫在上”[4],此之谓也。 

闻君子道,聪也[5]。闻而知之,圣也[6];圣人知天道也[7]。知而行之,义也[8]。行之而时,德也[9]。见贤人,明也[10]。见而知之,智也。知而安之,仁也[11]。安而敬之,礼也[12]。 圣智,礼乐之所由生也[13],五行之所和也,和则乐[14],乐则有德,有德则邦家兴[15]。文王之见也如此。“文王在上,於昭于天。”此之谓也[16]。

译文:

见到有形之物而后知所以然,称为智;闻于未形而知所以然,叫作圣。明明之察,是形容人道之智的,赫赫之貌,是形容天道之圣的。《诗经》上“明明在下,赫赫在上”说得就是这种情形。

知道了天道,就可称之为聪,知天道之所在,就是圣。圣人能心会天道。心会天道而践履天道就是义,行天道而致中和,就是德。看到贤德之人,就是明,见到并理解贤德之人,就是智。理解贤德之人并使之安逸,就是仁。使之安逸并敬重贤德之人,就是礼。所以说,圣智是礼乐产生的根源。仁、义、礼、智、圣五种德行和合,和合就会喜乐,喜乐就有德,有德整个国家就会仁义大兴,在文王身上我们就能看到这种情况。《诗经》上“文王在上,於昭于天”,说得就是文王成就大德的情形。

注释:

[1] 见而知之,智也:帛本说释“智”云:“见之而遂知其所以为之。”智者,能穷有形之源。

[2]闻而知之,圣也:帛本说云:“闻之而遂知其天之道也,圣也。”天道无形,故用闻表示心之所感。 

[3]明明,智也:帛本说云:“智也者,由所见知所不见也。”“明明”为古代常用语,《尚书•尧典》有:“明明扬侧陋。”清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云:“凡经传言明明者,皆谓明之至。”《乐雅•释训》云:“明明,察也。”。《诗经•大雅•常武》有:“赫赫明明,王命卿士。” 毛传亦云:“明明然,察也。” 

[4]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引诗自《诗经•大雅•大明》,毛传云:“文王之德明明于下,故赫赫然著见于天。”

[5]闻君子道,聪也:帛本说云:“同之此闻也,独色然辨于君子道,道者聪也,聪也者,圣之藏于耳者也。”耳之听觉能超越空间,感受外物,故作者以之喻圣。 

[6]闻而知之,圣也:帛本说云:“闻之而遂知其天之道也,是圣矣。” 

[7]圣人知天之道:帛本说云:“道者,所道也。”道为所道,以能所双亡故。 

[8]知而行之,义也:帛本说云:“知君子之所道而(扌+“遂”去辶)然行之(7),义气也。”这句话是说,知道了君子所行的天道并严格实践的,就是义气。 

[9]行之而时,德也:帛本说云:“时者,和也;和也者,德也。” 魏启鹏教授释此句云:“时谓中、中和。《毛诗•小雅•宾之初筵》:‘以奏尔时。’传曰:‘时,中者也。’《周易•蒙卦•彖传》:‘以亨行时,中也。’《释文》:‘中,和也。’《国语•周语中》:‘惠,所以和民也。’《周语下》:‘言惠必及和。’《乐雅•释言》:‘惠,顺也。’简文此句言圣者行天道而致中和,如《中庸》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故能成德。”

[10]见贤人,明也:帛本说云:“同此见也,独色然辨于贤人,明也。明也者,智之藏于目者。明则见贤人。” 

[11]知而安之,仁也:帛本说云:“知君子所道而(讠+耎)然安之者,仁气也。” (讠+耎),是形容安,意当与“耎”相通,耎古通“软”或“懦”,有温柔、柔顺意。这句话是说,知道了君子所行的道而柔顺安然接受的,就是仁气。 

[12]安而敬之,礼也:帛本说云:“既安止矣,而又愀愀然而敬之者,礼气也。”愀,读作  qiǎo 。愀愀,忧戚的样子。

[13]圣智,礼乐之所由生也:五行之中,圣、智为基础,故说礼乐生之于圣智;四行之中,仁义然后礼,故下文说:“仁义,礼所由生也。”前者言人道天道,后者只言人道,故有此异,并不矛盾。

[14]五行之所和也,和则乐:帛本说云:“和者,有犹五声之和也。乐者,言其流体也,机然忘塞也。忘塞,德之至也。” 

[15]乐而后有德,有德而国家兴:帛本说云:“国家兴者,言天下之兴仁义也。”

[16]“文王在上,於昭于天”,此之谓也:帛本说云:“言大德备成矣。”引诗自《诗经•大雅•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