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君子慎其独也

作者: 翟玉忠   发布时间: 2022-01-06

阐微:

上节讲完成德的路径后,本节讲现实中如何做功夫。

一言以蔽之:君子慎其独也!

这个“慎独”不仅是郑玄在《礼记•中庸》注中所说的“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更是一种时时处处反省自心,心斋、坐忘的儒家功夫,一种离形去知、与道合一的境界。离形者,舍体也;去知(通“智”)者,仁、义、礼、智、圣合而为一,同归大道。

关于舍体,帛书《五行》说云:“独也者,舍体也。”“舍其体而独其心。”

关于去知,帛书《五行》说云:“慎其独也者,言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也。独然后一,一也者,夫五为一心也,然后得之。一也,乃德已。德犹天也,天乃德已。”同时出土的帛书《德圣》更为清楚的概括说:“五行形,德心起。和谓之德,其要谓之一。”

过去学界普遍认为,《庄子》一书记述孔子、颜回谈坐忘、心斋,为好寓言的庄周所假托。《五行》的出土告诉我们,《庄子》所谈必有所本,绝非空穴来风。《五行》篇讲的慎独与孔颜心法一曲同工。

《庄子•人间世》载,孔门德行科居第一位的颜回向孔子请教入世之方,孔子就教颜回心斋之法。上面记载师徒二人对话说:“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古帝王无号几蘧者,据闻一多先生的意见,“几蘧”当为遂人。这段话大意是,颜回说:“请问什么是‘心斋’。”孔子说:“你必须摒除杂念,专一心思,不用耳去听而用心去领悟,不用心去领悟而用凝寂虚无的意境去感应!耳的功用仅只在于聆听,心的功用仅只在于跟外界事物交流。凝寂虚无的气虚弱柔顺而能应对宇宙万物,只有大道才能汇集于凝寂虚无。虚无空明的境界就做‘心斋’。”颜回说:“我不曾修习‘心斋’时,感到确实存在一个真实的颜回;我修习了‘心斋’,便顿时感到不曾有过真实的颜回。这可以叫做虚无空明的境界吗?”孔子说;“你对‘心斋’的理解实在十分透彻。我再告诉你,假如能够进入到追名逐利的环境中邀游而又不为名利地位所动,卫君能采纳你的建议就阐明你的观点,不能采纳你的建议就停止不说,不去寻找仕途的门径,也不向世人显示欲求,心思凝聚全无杂念,把自己寄托于不得不为的境域,那么就差不多合于‘心斋’的要求了。一个人不走路容易,走了路不在地上留下痕迹就很难。受世人的驱遗容易伪装,受自然的驱遣便很难作假。听说过凭借翅膀才能飞翔,不曾听说过没有翅膀也能飞翔;听说过有知识才能了解事物,不曾听说过没有知识也可以了解事物。看一看那空旷的环宇,空明的心境顿时独存精白,而什么也都不复存在,一切吉祥之事都消逝于凝静的境界。至此还不能凝止,这就叫形坐神驰。倘若让耳目的感观向内通达而又排除心智于外,那么鬼神将会前来归附,何况是人呢!这就是万物的变化,是禹和舜所把握的要领,也是伏羲、遂人所遵循的道理,何况普通的人呢?”环宇

这里孔子不仅要颜回在静的状态下不为外物所迁,本心保持如如不动,在名利场上,也要让颜回如此。古圣人教人,总是指示我们动静一如,世出世间,圆融不二。

关于坐忘,颜回能忘仁,忘义,忘礼,忘乐,和同于大道,即使孔子也赞叹不已。这里的“忘”即《五行》及其说中的“舍”或“和”的境界。《庄子•大宗师》载:“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它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以,犹未也。’它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这段话大意是说,颜回说:“我有长进了。”孔子说:“你说的长进是什么呢?”颜回说:“我忘掉仁义了。”孔子说:“还可以,但还不够。”过些日子,颜回又一次见到孔子,说“我又有长进了。”孔子说:“你说的长进是什么呢?”颜回说:“我忘掉礼乐了。”孔子说:“还可以,但还不够。”过些日子,颜回又一次见到孔子,说:“我有长进了。”孔子说;“你说的长进是什么呢?”颜回说:“我坐忘了。”孔子惊奇他说:“什么叫做坐忘?”颜回说:“舍弃肢体,废弃聪明,离却身形,弃掉知识,和同大道,这就叫做坐忘。”孔子说:“和同于大道就没有偏好,变化就没有执着,你果真是个贤人,我愿意步你的后尘了。”

孔子教人,可谓循循善诱矣。这里讲的坐忘,和慎独的功夫没有本质的差别,颜子得了无分别的大智慧。事实上《庄子》一书亦多次明确讲“独”的境界。比如《庄子•大宗师》上用圣人女偊(音“禹”)的话说:“吾犹守而告之,参(通“三”——笔者注)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见独之后,即见得本性,能入无人相、我相、寿者相的境界。

四川大学历史系魏启鹏教授释慎为顺,“慎独”即“顺独”。《荀子•仲尼》有:“能耐任之则慎其此道也。”杨倞注:“慎读为顺。”又引《礼记•中庸》郑玄注:“君子以慎德。”《释文》云:“一本又作顺”;他还释独为一,并引《方言•卷十二》云:“蜀,一也,南楚谓之独。”无论释为顺独、还是顺一,都使我们对于大道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五行》篇使我们基本弄清楚了儒家心法的精髓部分。两千多年后,我们能登孔颜之堂,入思孟之室,聆呼先贤讲性与天道,真三生之幸也!

天下有此大宝贝,君子当珍重之!践行之!

经文: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1]。淑人君子,其仪一也[2]。”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3],君子慎其独也[4]。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5]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君子慎其独也[6]。 

译文:

《诗经》上说:“布谷鸟在桑林筑巢,有小鸟七个她细心哺食。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他仪容端庄始终如一。”仁、义、礼、智、圣五行能够和谐,归于天道,才能成为君子。所以君子要时时处处反省自心。

《诗经》上说:“燕子飞翔天上,不顾其表地参差拍打着翅膀。妹子今日远嫁他方,相送郊野路旁。瞻望已不见人影,泪流纷如雨降。”像燕子这样不顾外在才能表达内在的情感,专注本心,忘掉身体,就是独。所以君子要时时处处反省自心。

注释:

[1]鸤鸠在桑,其子七兮:鸤鸠是布谷鸟。此二句简本无有,据帛本增补。帛本说释“其子七兮”云:“鸤鸠二子耳,曰七也,兴言也。”布谷鸟的幼雏有两个,这里却说有七个,是比兴的修辞手法。

[2]其仪一也:帛本说云:“仪者义也。言其所以行之义之一心也。”四句诗引自《《诗经•曹风•鸤鸠》。

[3]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帛本说云:“能为一者,言能以多为一。以多为一也者,言能以夫五为一也。”庞朴先生进一步解释说:“本书所谓慎独,特指‘舍夫五而慎其心’、‘以夫五为一’;而‘夫五’,即仁义礼智圣五行,‘为一’,即五行和而为德之谓,故有‘一也,乃德已’。”

[4]君子慎其独:“君子”二字据帛本增补。帛本说云:“慎其独也者,言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也。独然后一,一也者,夫五为一心也,然后得之。一也,乃德已。德犹天也,天乃德已。”

[5]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引自《诗经•邶风•燕燕》,简本无,据帛本补。

[6]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君子慎其独也:帛本说云:“差池者,言不在衰绖。不在衰绖也,然后能至哀。夫丧,正绖修领而哀杀矣,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谓独。独也者,舍体也。”差池,音cī chí,指参差不齐之意;衰绖,音cuī dié,丧服;杀,有等级消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