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方安宁无悔(燹公盨铭文)

作者: 翟玉忠 付金才   发布时间: 2021-12-27

燹(xiǎn)公盨(xǔ),又名豳(bīn)公盨、遂公盨,是2002年北京保利公司从境外购回的一件商代青铜器,高11.8厘米,口径24.8厘米,重2.5千克,内底铭文10行98字。年代当在西周中期。

不似一般青铜器铭文,其行文更似《尚书》。李学勤先生写道:“(燹公盨)铭文和常见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很不一样,既没有开头的历日,也没有末尾的套话,因此乍看起来似乎不是全篇。其实盨铭首尾一贯,别成一格,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最突出的一点是与《诗》、《书》等传世文献有密切的联系,铭文前面讲禹的一段,尤其是如此。”(李学勤:《遂公盨与大禹治水传说》,载2003年1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以至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陈英杰教授建议:“盨铭与《尚书》‘诰’体相同,可名之曰‘豳诰’。”(陈英杰:《燹公盨铭文再考》,载《语言科学》2008年第1期)

燹公盨铭文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德”的意义。宋以后理学家引佛入儒,儒学佛家化严重。连解释《尚书》也是求“圣人之心”,“德”被解释成佛心、道心、本心。理学家们忘记了,中国文化内养外用不分,形上形下不二,周人讲“德”,多指德行,善行,有时直接与恶行相对。

据《左传•庄公三十二年》,那年有神在山东莘地附在人身上,于是周惠王问内史过,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内史过说这是神来“监德”,观察国家的善政与恶政。行善政就将兴盛,行恶政就将灭亡。他说:“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故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虞、夏、商、周皆有之。”

德行,善政如何实现?要为人民服务。以民为本,听从百姓的呼声,为广大民众谋幸福。如果国家迷信神灵,听信神灵,而不去行善,只会灭亡。因为神也要依据人的情况行事。当时虢公薄德,却请求莘地的神明赐予土地,内史过和虢国史嚚(yín)都预言虢会灭亡,史嚚的理由是:“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虢多凉德(凉德,薄德,缺少仁义——笔者注),其何土之能得!”

四年之后,虢国为晋所灭。

我们在阅读燹公盨铭文时,不要以为作者尊崇上帝(天),就认为古人迷信,文章借“天上三尺有神灵”的观念,劝诫政治精英(与天、神相对的下民,民)孜孜行善政,“好明德”,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永保安宁富足,无有悔恨、灾祸。《扬子法言•修身卷第三》说:“君子微慎厥德,悔吝不至,何元憞(元憞,yuán duì,指大恶——笔者注)之有?上士之耳训乎德,下士之耳顺乎己。言不惭,行不耻者,孔子惮焉。”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铭文字多与《尚书•禹贡》、《尚书•益稷》、《诗经•长发》中的话相似,说明在西周时期,夏禹治水已经有相对固定的文本流传。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邵望平研究员依据大量考古资料得出结论:《尚书•禹贡》有关九州的记载是“周汉寒冷期”之前,即公元前2000年间中华人文地理的实录。其中的贡赋体系绝非凭空杜撰。(邵望平:《禹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收入苏秉琦主编《考古学文化论集》二,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中华以民为本的政教体系流源远矣!

释文主要参考了裘锡圭:《燹公盨铭文考释》,载《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第6期。

铭文:

天命禹敷土,堕山濬川,乃畴方,设正,降民,监德。乃自作配向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美唯德,民好明德。

任在天下,用厥邵好,益求懿德,康亡不懋,孝友訏明,经齐好祀,无悖心,好德婚媾,亦唯协天,敏用孝神,复用祓禄,永孚于宁。

燹公曰:民唯克用兹德,无悔。

语译:

上天命令大禹平定下土,削平山头堵塞洪水、疏导河流。分别万物,设立官员,天生万民并监司民之德行。在地上立人王以配上天之帝,并率民向德。天设立王使之如人民的父母一样,并设置辅佐的大臣,上天以德为贵,下民尊崇美好德行。

统治天下,发扬善行,不断修养美好的德行,即使安康也不懈怠。孝于父母,友于兄弟,明察是非,庄敬祭祀,不要有悖德之凶心。婚姻亦当顺乎德行,这合乎天道,也不愧于先人。孜孜行善求得福禄,永保安宁。

燹公说,下民唯有行善,方能无灾咎、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