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大一統國家體制的象徵性建築——明堂(《逸周書·大匡》之二)

作者: 翟玉忠 蔡青   發布時間: 2024-04-29

經義:

我們考察西方基督教世界,常會發現天際聳立著直上雲霄的教堂,那是西方文化的象徵性建築,是其價值認同的物化;中國是一個世俗性社會,其文化的象徵性建築也是國家的象徵性建築,即代表中國特色大一統國家體制的建築——明堂。

據《逸周書·明堂》《大戴禮記·盛德》《大戴禮記·明堂》等文獻,我們知道明堂作為國家大一統的象徵,是天子朝見天下諸侯,明確諸侯(尊卑)秩序,宣佈政令的地方。同時兼具祭祀、教育等多種功能。《逸周書·明堂》論明堂的功用:明堂是表現諸侯尊卑的地方,所以周公建造了它,並在明堂安排諸侯朝會的位置。又制定禮儀,創作禮樂,頒佈度制量制,從而天下和平,萬國各自獻上他們的貢物。“明堂,明諸侯之尊卑也,故周公建焉,而朝諸侯於明堂之位。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萬國各致其方賄。”

蠻勇會破壞上下和諧的秩序,危害上級。所以本文說“勇如害上,則不登於明堂”。《左傳·文公二年》(西元前625年)晉國狼瞫(瞫,讀作shěn——筆者注)曾引用說:“《周志》有之:‘勇則害上,不登於明堂。’”說明春秋時代《逸周書·大匡》已有文獻資料存在,當時稱為《周志》,不能武斷地說其內容晚出。

先賢認為,要將天下治理得好,就要以修訂法律的形式將治理思想與措施加以昇華凝練,以為後世法則。聖王接手治理不佳的政權,會最先整頓國政。法律與國政都好,就會長治久安。出現了災荒等諸多問題,就要修正明堂發佈的政策措施。《大戴禮記·盛德》:“德盛則修法,德不盛則飾政,法政而德不衰,故曰王也。凡人民疾、六畜疫、五穀災者,生於天;天道不順,生於明堂不飾;故有天災,即飾明堂也。”

明堂不僅是人間秩序的象徵,也彰顯了天道秩序。西漢以前古天文臺靈臺亦屬明堂。明堂溝通天人,唐代武則天直接稱明堂為“通天宮”。作為國家大一統的象徵性建築,明堂從夏商周三代一直延續至明清,《淮南子·主術訓》甚至說神農時代已有明堂。歷史上它有多種名稱,根據用途分也有八種之多。東漢經學家穎容《春秋釋例》云:“太廟有八名,其體一也。肅然清淨,謂之清廟;行褅袷(禘袷,dì jiá,古代吉禮的一種,天子諸侯喪事畢,於太廟中合祭遠近祖先神主——筆者注),序昭穆,謂之太廟;告朔行政,謂之明堂;行饗射,養國老,謂之辟雍;占雲物,望氛祥,謂之靈臺;其四門之學,謂之太學;其中室,謂之太室;總謂之宮。”東漢盧植《禮記注》也說:“明堂即太廟也。天子太廟,上可以望氣象,故謂之靈臺;中可以序昭穆,故謂之太廟;圓之以水似壁,故謂之辟雍。古法皆同一處,漢一分為三耳。”

從對漢代明堂遺址的考古發掘看,盧植的記述有據,西漢明堂顯然有更多功能。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韓建華研究員寫道:“西漢末年,王莽把持朝政,在漢長安城南郊修建明堂。此明堂實為明堂、辟雍、太學合而為一的建築,祭祀五方帝,以祖先配祭。長安明堂於1957年考古發現,其遺址中央是方形夯土台基,臺上設有殿堂,台基四周按方位設置四殿,四殿外有九階。整座建築平面呈亞字形。東漢洛陽的明堂已經成為獨立的禮制建築,主要祭祀五方帝,以祖先配。”(韓建華:《東都洛陽武則天明堂初探》,載《中原文物》2019年第6期。)

明清時代明堂的諸多功能越發分散,但北京天壇祈年殿仍是按照明堂規制建立的,它以圓形藍色的頂象徵天,殿內大柱及開間又分別寓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節氣、十二個月和一天的十二個時辰等。處處“象天法地”,顯示著宇宙與人間的統一秩序。

《大匡》中武王說,明堂是用來宣揚大道的地方,宣揚大道離不開法度,修明法度離不開人;用人關鍵在於敬重有經驗有智慧的老者,敬重老者就要將他們奉為治國之寶。“明堂,所以明道。明道惟法,明法惟人。人惟重老,重老惟寶。”

無論東西方,文明成果都是一代代累積的結果,歷史猶如一個大的實驗室,通過不斷試錯將真知提純,成為通行的法則,宇宙人生的大道。因此先賢特別重視長者的智慧,重視普遍的規律和正確的路線(道)。今之學者習慣於將中國本土經驗史學化,清零,以便不斷引入西方層出不窮的“新”思想——迷信西方,落入西方現代性陷阱,以西為今,以中為古,“以今非古”,這種違背人類文明演化規律的學術範式根本就是愚蠢和錯誤的,亟須糾正!

經文:

昭明九則,九醜自齊,齊則曰知,悖則死勇勇如害上,則不登於明堂。明堂,所以明道明道惟法,明法惟人人惟重老,重老惟寶。嗚呼在昔,文考戰戰,惟時祗祗,汝其夙夜濟濟無競惟人,惟允惟讓,不遠群正,不邇讒邪汝不時行,汝害於士,士惟都人孝悌子孫

不官則不長,官戒有敬官□、朝道、舍賓、祭器,曰八宅綏比新故、外內、貴賤,曰六位大官備武,小官承長大匡用和,大封攝外中匡用均,勞故禮新小匡用惠,施捨靜眾禁請無怨,順生分殺,不忘不憚俾若九則,生欲在國國咸順,順維敬,敬維讓,讓維禮辟不及,寬有永假

語譯:

發揚光大九項法則,躬行糾正九條醜惡。糾正醜惡叫做明智,違背法則將會搏命蠻幹。蠻勇無謀只會危害君上,就無法升入明堂配享了。明堂是用來宣揚大道的地方,宣揚大道離不開法度,修明法度離不開人;用人關鍵在於敬重有經驗有智慧的老者,敬重老者就要將他們奉為治國之寶。唉!以往先父文王戰戰兢兢,對敬老之道極為重視,你們可要時刻謹記啊。決定成敗的關鍵,始終是人才。待人要公正且謙讓,不疏遠正人君子,不親近奸讒小人。你們若不及時推行此待人用人之道,就會傷害可堪任用的士人。士人,就是殷人中那些孝親敬長的子孫。

不設職授官就無法長治久安,為官從政一定要心存敬畏。居官為民、在朝在野、請客做客、祭祖居喪,稱為八宅。安頓好新舊、內外、貴賤的位次功勞,稱為六位。大官率先垂範,小官承順長上。大匡正用親和之法,大封諸侯以代理畿外土地;中匡正用均平之法,慰勞周民善待殷民;小匡正用惠民之法,施恩赫罪以安定民眾。政府頒佈禁令和下達任務,民眾都沒有怨言,施政順應天地生殺大道,明確什麼應該做、什麼不能做。不盲動折騰,也不畏首畏尾。以九條法則為遵循,以治好國家為追求,國家內外就會和順。和順在於心懷恭敬,心懷恭敬在於相互謙讓,相互謙讓在於上下有禮。諸君如果做不到這些,就難以長享福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