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下无“敌”到天下无敌(《小明武》一)

作者: 翟玉忠 蔡青   发布时间: 2023-06-10

经义:

中国的大一统的“天下观”,反映到军事外交领域,就是天下无“敌”思想,王者无外,战争目的不是消灭敌方人民,而是救民众于水火,只诛杀首恶及其仆从。《孟子·滕文公下》称为“吊民伐罪”,慰问敌方受苦的人民,讨伐敌方有罪的统治者;“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把敌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除掉他们的暴君。

孟子认为,因为我方施行“天下为公”、“天下为民”的仁政,取得天下人之心,天下人自然归顺,所以能够消灭真正的敌人(首恶),无敌于天下。

他举商代第一位王汤的例子说,当年汤居住在亳地,与葛国为邻国。葛伯放纵无道,不祭祀先祖。汤派人问他为何不祭祀,葛伯回答:“我国没有供祭祀用的牲畜。”汤就派人送给他牛羊。葛伯却把牛羊吃了,而不去祭祀;汤再次追问,葛伯又说没有祭祀的谷物。汤就叫亳地的民众去替他耕种,年老体弱的送饭。葛伯干脆带人抢夺送酒肉饭菜的人,不肯给的就杀掉,连小孩子都不过。因为葛伯连小孩都杀,汤才去征讨他,天下人都说:“汤不是要把天下变为自己的财富,是为了给平民百姓报仇。”汤王征讨从葛国开始,征讨十一次,天下无敌。《孟子·滕文公下》:“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牺牲也。’汤使遗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汤又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粢盛也。’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老弱馈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夺之,不授者杀之。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书》曰:‘葛伯仇饷。’此之谓也。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

孟子上述思想源于西周军礼,其军事外交始终基于道德原则。记述西周军礼的《司马法》也同《逸周书·小明武》一样,主张讨伐那些不行王法、对人民犯罪的统治者,胜利后努力恢复敌方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包括立贤君,恢复一般官吏的职位等等。“既诛有罪,王及诸侯修正其国,举贤立明,正复厥职。”

《司马法》还将上古军礼,诸多军事法规和战场纪律总结为六种德行,包括:追击溃败的敌人不超过一百步,追踪主动退却之敌不超过九十里,这表示礼让;不残杀丧失战斗力的敌人并哀怜它的伤病人员,这表示仁爱;等敌人布阵完毕再发起进攻(特别是战车方阵作战时),这表示诚信。争大义而不争小利,这表示战争的正义性;赦免投降的敌人,这表明军队的勇敢;能够预见战争开始和结局,这表示统帅的智慧。并指出,根据“礼、仁、信、义、勇、智”六德按时教育民众,作为约束民众的准则,这是古来治军作战的方法。《司马法·仁本第一》:“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时合教,以为民纪之道也,自古之政也。”

随着战争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变化,三代军礼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军事外交的道德原则在战国时期演化为义战思想——为正义而战,而不是为私利而战,这一思想持续影响到21世纪的今天。

经文:

凡攻之道,必得地势,以顺天时。观之以今,稽之以古,攻其逆政,毁其地阻立之五教,以惠其下矜寡无告,实为之主五教允中,枝叶代兴

国为伪巧,后宫饰女荒田逐兽,田猎之所游观崇台,泉池在下。淫乐无,百姓辛苦。上有困令,乃有极□上困下腾,戎迁其野。敦行王法,济用金鼓

语译:

征战攻伐的基本原则是,务必先争取有利地势,然后等待并顺应天命,选择最佳时机出击——观今宜鉴古,顺天应时需考察历史经验,以研判当下形势。凡所讨伐攻击者,必为政治败坏之国。摧毁其险阻地形,解除其抵抗能力,再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常教化,使当地民众都得到利益。对鳏寡孤独等生活无依的群体,要承担社会责任妥善安置。五常教化是治理的关键和根本,根深则叶茂,其它美好事物就随之而来。

敌国朝中盛行着虚伪浮夸之风,后宫美女成群、奢侈靡乱。良田荒芜,成为君王追逐禽兽、驰猎娱乐的场所。在高台华屋游玩观赏,其下挖池筑丘,引清泉环绕。国君纵情享乐没有休止,民众徒劳无获苦不堪言。上位者发布陷民于困苦的政令,百姓们忍无可忍极口诅咒。敌国上有昏君败政,下有沸腾民怨,我方军队便领天命出征讨伐,用军事武装的力量推行治道王法。